青岛12项政策措施支持人工智能和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
当前,青岛市加快构建“10+1”创新型产业体系,把人工智能作为优先发展的先导产业之一,聚力突破人形机器人等细分赛道。
据介绍,政策清单重点从核心要素供给、产业创新体系构建、产业发展生态营造3个方面强化支持,具体包含提供普惠算力服务、增强模型创新能力、推进开源生态建设、打造行业应用基地、支持关键技术突破、支持创新平台建设等12项细化政策措施。
在核心要素供给方面,降低企业创新门槛,激活资源效能。支持企业购买算力服务,降低算力使用门槛,企业每年可按规定获得最高100万元的“算力券”补贴。支持企业开展大模型“揭榜挂帅”,建设开源社区、开源平台、开发测试平台等,被国家级开源基金会接收的开源项目可按规定获得30万元一次性奖励。围绕人工智能赋能重点领域争创国家级、省级人工智能行业应用基地,按规定每个给予最高1000万元补助。
在构建产业创新体系方面,鼓励企业突破关键技术,培育创新主体。支持企业开展关键技术突破、创新平台建设和创新产品推广,组织企业参与国家及省首台(套)技术装备、首批次新材料推广应用指导目录修订,支持企业加快首版次软件产品研发和市场化推广应用。对新认定的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工业设计研究院以及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分别给予10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新认定的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给予200万元一次性奖励。
此外,在营造产业发展生态方面,清单推动集聚发展,赋能实体经济——定期发布“工业赋能”需求场景清单,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与制造全过程深度融合,对新认定的国家级智能工厂给予50万元一次性奖励。支持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促进机构为上下游提供行业协同创新、供需对接等专业化服务,按规定给予5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人工智能和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新认定的省级、国家级和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给予最高1000万元奖励。
下一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将开展惠企政策“进区市、进协会、进企业”专项服务行动,在调研服务企业过程中把政策宣讲作为重要内容,用好“青岛政策通”平台,推动政策发布、匹配推送、申报审核、政策兑付全流程线上办理。紧盯企业关注的重点领域,推动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直达快享”,切实增强政策获得感。
声明:本站所使用的图片文字等素材均来源于互联网共享平台,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如有侵权或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