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title]中国安全防范行业协会 > 行业新闻 > 正文

创新产品服务 助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人工智能(AI)产业的蓬勃发展,正在催生出巨大的融资需求。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正从单纯的资金供给迈向更深层次的生态共建与价值共创,为AI产业的全球竞争注入强劲动能。

“人工智能企业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高科技、难识别’,即使都属于人工智能行业,但处于产业链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的企业差异也较大,专业技术壁垒高,产品盈利模式与传统企业有很大不同,导致单家金融机构较难识别企业是‘伪科技’还是‘硬科技’。”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人工智能产业融资覆盖率显著提升

“去年底,中国银行为我们提供了组合授信方案。这笔资金给了企业信心,让我们有底气接下更多的长周期订单。”据安徽合肥城市云数据中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城市云数据”)董事长谢贻富介绍,该企业与中国银行安徽省分行就“中银科创算力贷”进行了签约,企业在算力融资方面的需求将进一步得到支持。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年来,安徽全力推进人工智能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和通用智能未来产业培育壮大,全省已集聚人工智能规上企业894家、产业链关联企业1.2万家。

同时需要看到的是,在人工智能领域,金融服务产业链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不足,“产业—研发—金融”融合发展空间巨大。“不同类型金融机构服务产业时往往各自为战,针对产业不同发展阶段、产业链上不同企业,缺乏差异化、特色化金融服务,难以满足产业整体发展需求。”娄飞鹏坦言。

如何破解上述难题?不少地方开始转变思路、探索创新发展产业金融。

据了解,在安徽,合肥市人工智能产业金融试点正在大力推进,《人工智能产业金融试点工作推进方案》《金融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政策相继落地,明确“投、贷、担、保、补”全要素全链条服务路径,进而提升人工智能产业融资可获得性。突破单一金融机构服务局限,组建金融服务团,为产业链提供“总对总”金融服务。

“2025年至2029年,我行将为安徽全省人工智能全产业链各类主体提供不少于1500亿元的专项综合金融支持;其中,为合肥市提供的专项金融支持不少于1000亿元,全面推动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积极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国银行安徽省分行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创新产品和服务模式破解融资难题

从资金供给到生态共建,银行业对AI产业的支持正在形成系统性“打法”。

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发布《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金融行动方案》,计划未来5年为全产业链各类主体累计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支持不少于1000亿元。深度对接“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核心赛道,积极对接算力供给、算法研发、数据要素等关键环节企业金融需求,引导金融资源精准滴灌。

“人工智能产业融资在科创领域具有显著的特殊性,AI企业面临‘三难’困境:无固定资产抵押难、技术估值难、风险控制难。”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首席专家、主任曾刚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专家普遍认为,支持人工智能生产发展,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是关键突破口。

“银行需要进一步加强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围绕人工智能产业链不同环节和主体需求,提供更为精准的金融服务,并且可以根据企业现实情况来确定授信额度以及设置灵活贷款期限。”娄飞鹏表示。

科技创新债券加速赋能科技创新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2025年下半年工作会议暨常态长效推动中央巡视整改工作推进会。会议提出,推进债券市场“科技板”建设和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使用,扩大科技创新债券发行规模。

自今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以来,各家银行机构积极参与科技创新债券的承销、发行工作,科创债市场持续扩容,发行主体也从最初的政策性银行、国有大行,逐步扩展至股份制银行及地方性中小银行。

在深圳这片科技创新沃土,科技创新债券发行总规模已超200亿元。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15日,深圳已有9家科技型企业和股权投资机构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科技创新债券14只,规模合计207.5亿元。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还联合深圳市财政局探索“种子基金+种子贷”,已助力153家早期科技企业获贷1.3亿元。

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紧跟国家战略和深圳“20+8”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全力服务债市“科技板”建设,目前已参与深圳投控、招商局资本、立讯精密、光大环保(中国)、东方富海、中兴通讯、海运集装箱、比亚迪8家企业的科创债承销发行工作,支持范围覆盖科技型企业、股权投资机构以及民营企业等发行主体,有利于进一步拓宽民营科技企业债券融资渠道。通过支持多元化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积极引导资金流向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和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壮大“耐心资本”,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对科技企业而言,银行直接发行科创债可带来更充足的信贷资金支持,提高融资可得性、降低融资成本,有效缓解科创企业轻资产、长周期等带来的融资难题。”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薛洪言表示,此外,银行参与发行和投资环节,可带动更多市场资金进入科技领域,强化“债市融资—股权投资—科技孵化”的链式支持,增强科创生态的韧性。


声明:本站所使用的图片文字等素材均来源于互联网共享平台,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如有侵权或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留言

Copyright © 2019 中国安全防范行业协会 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