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title]中国安全防范行业协会 > 行业新闻 > 正文

从两家上市公司半年度报告看2025智能物联行业格局

       2025年上半年,全球地缘政治冲突与贸易保护主义持续发酵,经济复苏进程分化加剧。在此背景下,中国凭借超大规模市场、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完整的产业链优势,推动数字经济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人工智能、大模型等关键技术的突破,加速了科技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智慧物联产业在深度(技术迭代)与广度(场景拓展)上持续升级,行业进入以“新质生产力”为标志的发展新阶段。

  从智慧物联行业两大龙头厂家——海康威视和大华股份发布的半年度报告看,行业呈现以下特征:

  技术研发高投入:大华股份、海康威视等企业聚焦多维感知、AI大模型、数据融合等领域,加速技术产业化。例如,大华推出“天系大模型一体机”“文搜NVR”等产品,海康威视则通过物联感知与AI技术结合,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

  场景化解决方案竞争:企业从单一硬件供应商向“软硬一体”服务商转型。大华在国内市场分领域突破(如大交通、水利、应急),海康则通过智能物联技术嵌入生产流,提升企业运营效率。

  全球化与本地化并重:面对国际贸易壁垒,两家企业均采取“一国一策”策略。大华通过提升本地制造能力应对供应链风险,海康则优化外币结算与合规体系,分散地缘政治风险。

  然而,行业仍面临多重挑战。技术迭代速度加快,企业需持续投入高额研发费用以保持竞争力;全球供应链重构趋势下,本地化生产要求推高运营成本;国内部分地方政府财政承压,导致项目回款周期延长,企业需更加谨慎地筛选优质客户和项目。此外,随着全球数据监管趋严,网络安全与合规管理成为企业出海的关键门槛,头部厂商正通过强化端到端安全体系来降低潜在风险。

  展望未来,AI大模型将进一步渗透至工业、能源等新场景,推动“AI+物联网”向更智能化方向发展。同时,供应链区域化趋势将加速,企业或加大在东南亚、墨西哥等地的产能布局,以规避贸易壁垒。此外,ESG(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理念的深化可能催生绿色计算、低碳技术等新增长点。

  总体来看,2025年智能物联行业正处于技术红利与风险叠加的十字路口。企业需以技术为矛(深耕AI与数据融合)、以风控为盾(优化合规与供应链),同时通过精细化运营(如大华的区县下沉、海康的利润导向)实现高质量增长。在数字化浪潮中,唯有兼具创新敏捷性与战略定力的玩家,才能在全球格局变动中持续领跑。


       声明:本站所使用的图片文字等素材均来源于互联网共享平台,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如有侵权或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留言

Copyright © 2019 中国安全防范行业协会 主办